防水可編織電池,為可穿戴提供供電可能
2022年03月26日 11:09:25 瀏覽量: 文章來源:陳述根本
文/陳根
可彎曲并可在織物中使用的儲能設備,可能會在未來的可穿戴電子設備中發揮重要作用,這也讓柔性纖維電池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的熱門方向之一。
基于此,麻省理工學院(MIT)團隊就成功地開發出世界上最長的柔性纖維電池,厚度幾百微米,長 140 米,并且放電容量達 123毫安 (mAh)、放電能量約 217 毫瓦時(mWh)。
研究首次使用熱拉伸的方法,實現了在保護性柔性包殼內同時容納多種復雜的電活性凝膠、顆粒和聚合物。熱拉伸工藝的另一個優點是,可以在不改變預制模的情況下,通過改變絞盤速度來控制纖維的橫向尺寸。
從研究成果來看,此次研究的新型柔性纖維電池不僅防水,而且極具可塑性,甚至可以編織成織物。有了這種電池,人類對于電子設備的想象力又將被進一步拓寬,各種可穿戴電子設備都會成為可能,將其用于3D打印,甚至可以用來制造幾乎任何形狀的電池,例如可以像普通衣服一樣穿著的自供電通信設備、傳感器和計算設備。
此外,這一電池的生產不受長度的限制。為了證明這一點,該電池技術背后的MIT研發團隊生產了世界上最長的柔性纖維電池,長 140 米,以證明該材料可以制造成任意長的長度。目前這一140米長的電池已經可以為智能手機和手表獨立充電。其中,纖維裝置的厚度只有幾百微米,比以往任何以纖維形式生產電池的嘗試都要薄。
研究人員表示,“這種方法的好處在于我們可以在單個光纖中嵌入多個設備,與需要集成多個光纖設備的其他方法不同。”研究組還展示了 LED 和鋰離子電池在單根光纖中的集成,稱未來在如此小的空間內可以組合三四個以上的設備——將這些包含多設備的光纖集成在一起,或將推動緊湊型織物計算機的實現。
除了可以編織成二維織物的單個一維纖維外,該材料還可以用于 3D 打印或定制形狀系統以創建固體物體,例如可以提供結構的外殼設備及其電源。文章開頭的圖中可以看出這種能力的應用場景:一艘玩具潛艇用電池纖維包裹起來,以為其提供動力。將電源整合到此類設備的結構中可以降低整體重量,從而提高它們可以實現的效率和范圍。
這種不僅具備可充電鋰電池的充放電功能,還可以編成織物具有電池和纖維特征的“雙重屬性”的新型電池,為從 1D 到 3D 電源的大量非平面電子器件提供動力,給可穿戴電子設備提供了更多選擇。
不久前,12 月 20 日,相關論文以《熱拉伸可充電電池纖維可實現無處不在的電力》(Thermally drawn rechargeable battery fiber enables pervasive power)為題發表在 Materials Today。